首页 > 技术支持 > 帮助中心

abinScience病毒科普解码计划 | 第8期 病毒科普解码计划 | 第8期 病毒变异与分类:为何RNA病毒变异快?

发布日期: 2025-07-18 访问次数: 86

你是否好奇,为什么新冠病毒(SARS-CoV-2)会频繁出现变异株?为什么流感疫苗年年都要更新?又为什么某些病毒几十年如一日毫无变化?这些问题背后,答案只有四个字:病毒变异。在病毒学研究中,RNA病毒被称为“高变之王”,它们的变异速度远高于DNA病毒。这种特性,既是它们适应环境的武器,也让疫苗设计、防控策略变得更具挑战。今天我们将从病毒分子层面解读:病毒如何变异?RNA病毒为何特别擅长变?变异对病毒分类与防疫意味着什么?abinScience专注病毒相关蛋白抗体的开发,为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持。

病毒变异示意图

图1. 病毒变异示意图(病毒基因变异的不同类型。来源:Kann, A. J. (2012).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Virology, Fifth Edition)

 

一、什么是病毒变异?

病毒变异指的是病毒基因组(DNA或RNA)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碱基变化,可能表现为:

  • 点突变(单个碱基改变)
  • 插入或缺失(插入/丢失一段碱基)
  • 重组(与其他病毒基因片段交换)
  • 重排(基因片段重新排列)

这些变异可能导致病毒:

  • 结构改变(尤其是表面蛋白)
  • 感染力增强或减弱
  • 逃避免疫系统识别(抗原逃逸)
  • 致病性、传播力发生改变

二、RNA病毒 vs DNA病毒:谁更“容易出错”?

特征 RNA病毒 DNA病毒
遗传物质 RNA DNA
复制酶类型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(RdRp) DNA聚合酶
是否具备校对功能 ❌(多数没有) ✅ 有校对能力
平均突变率 10⁻³ ~ 10⁻⁶ 每碱基每复制 10⁻⁶ ~ 10⁻⁹
变异速度 极快 相对稳定
代表病毒 SARS-CoV-2、Influenza、HIV、HCV HPV、HBV、CMV、EBV

enlightened举例:HIV 的复制每进行一次,平均就有 1~2 个突变产生;而腺病毒在几十年内几乎不变。

RNA vs DNA病毒变异图

图2. RNA vs DNA病毒变异图(对比RNA病毒与DNA病毒的突变机制。来源:Sanjuán, R., & Domingo-Calap, P. (2013). 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)

 

三、为什么RNA病毒特别“善变”?

  • ✅ 1. 缺乏“错别字纠正机制” RNA病毒的复制酶(RdRp)不像DNA聚合酶那样具备“校对功能”,复制时容忍错误,突变得以积累。
  • ✅ 2. 复制周期快、载量大 一个感染周期内,RNA病毒可产生数百万个子代,变异概率与数量级直接相关。
  • ✅ 3. 群体效应(病毒群体中的“准种群”) 即使单个病毒突变无明显优势,群体中多个突变共存,有助于病毒适应新环境、逃避免疫。
  • ✅ 4. 高度重组与重配能力 部分RNA病毒(如流感病毒)为分段基因组,多个病毒感染同一细胞后可交换基因片段,生成新型组合。
RNA病毒变异机制图

图3. RNA病毒变异机制图(描述:展示RNA病毒的突变与重组过程。来源:DOI: 10.1111/nyas.13304)

 

四、变异对病毒分类与命名的影响

病毒的分类不仅依赖基因型,还包括变异特征与抗原型变化。以新冠病毒为例:

  • WHO 设立“关注变异株”(VOCs)命名系统,如 Alpha(B.1.1.7)、Delta、Omicron 等
  • 各变异株因S蛋白突变导致传播力、免疫逃逸力不同
  • 分类帮助追踪疫情、评估疫苗保护效果、指导防控策略

此外,HIV、登革热病毒、丙肝病毒(HCV)等也均因变异频繁而存在多个基因型和亚型,对药物敏感性差异显著。

病毒变异分类图

图4. 病毒变异分类图(新冠变异株的命名与分类。来源:DOI: 10.1002/gch2.1018)

 

五、变异如何影响疫苗和治疗策略?

影响领域 具体表现
疫苗失效 突变使抗体识别位点发生变化,原疫苗诱导的抗体难以中和(如Omicron对中和抗体逃逸)
需频繁更新疫苗 如流感疫苗每年更新株系,追踪当季流行毒株
抗原漂移与抗原转换 病毒表面蛋白发生小幅或大幅变化,影响群体免疫力
靶向药物耐药性上升 如HIV变异产生逆转录酶耐药株,需联合治疗方案应对
疫苗逃逸与抗原漂移图

图5. 疫苗逃逸与抗原漂移图(病毒变异导致的疫苗失效机制。来源:DOI: 10.1177/2515135520908121)

 

六、我们如何监测病毒变异?

现代病毒监测系统依赖基因组测序技术,实现全球范围的实时监控:

  • GISAID:全球流感和新冠病毒序列共享平台
  • Nextstrain:可视化病毒变异传播树
  • WHO、CDC、欧洲疾控中心:定期发布变异株风险通报
病毒变异监测图

图6. 病毒变异监测图(病毒变异监测的全球网络。来源:DOI: 10.1038/s41588-022-01033-y)

 

七、科研前沿:能否“锁住”病毒变异?

  • 方向:广谱疫苗设计,示例:针对病毒保守区域(如RNA聚合酶),避免抗原变异影响
  • 方向:mRNA疫苗平台,示例:快速定制化更新,适应突变株
  • 方向:AI辅助变异预测,示例:利用深度学习建模病毒突变路径
  • 方向:抗体鸡尾酒疗法,示例:多抗体协同识别多个表位,提升中和能力

八、结语:病毒变异是“生存手段”,更是“防控挑战”

变异,是RNA病毒的“日常操作”。它们不是在谋划毁灭人类,而是在执行生存本能。

理解病毒如何变、为何变、变了什么,是我们构建科学防控体系、开发有效疫苗和药物的基础。abinScience持续致力于病毒相关蛋白抗体的开发,助力全球抗病毒研究。

enlightened下一篇预告:《如果病毒也有身份证,它的“五级户口”怎么写?》——带你轻松读懂ICTV病毒命名体系,一起梳理病毒“户口本”。敬请期待!

文献引用

  1. Kann, A. J. (2012).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Virology (5th ed.). Academic Press. (Source for Figure 1).
  2. Sanjuán, R., & Domingo-Calap, P. (2013). Mechanisms of Viral Mutation. 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, 3(5), 517-522. doi: 10.1016/j.coviro.2013.06.003.
  3. Lauring, A. S., & Andino, R. (2017). Quasispecies Theory and the Behavior of RNA Viruses.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, 1389(1), 1-14. doi: 10.1111/nyas.13304.
  4. Harvey, W. T., et al. (2021). SARS-CoV-2 Variants, Spike Mutations and Immune Escape. Global Challenges, 5(7), 1018. doi: 10.1002/gch2.1018.
  5. Dolan, P. T., et al. (2020). Mechanisms of Vaccine Escape in RNA Viruses.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Vaccines and Immunotherapy, 8, 1-12. doi: 10.1177/2515135520908121.
  6. Hodcroft, E. B., et al. (2022). Genomic Sequencing and Tracking of SARS-CoV-2 Variants. Nature Genetics, 54(3), 231-239. doi: 10.1038/s41588-022-01033-y.
探索abinScience病毒相关蛋白抗体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