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源中心 > 行业热点

几内亚Kankan白喉(2025):白喉毒素机制、免疫评估与研究工具指南 | abinScience

发布日期: 2025-09-01 访问次数: 30

几内亚 Kankan 近期再次出现白喉病例,传播速度不容小觑。白喉由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引起,毒素可在上呼吸道形成灰白伪膜,并可能累及心肌与神经。过去,高覆盖疫苗让它一度“安静”,但覆盖率下降和基层防控挑战,让它又回到了公共卫生的视野。我们关心的两个问题很直接:毒素究竟如何伤人?我们可以做什么? abinScience 的重组蛋白、抗体与检测思路,正在帮助团队更快做机制验证、免疫评估和诊断原型。

白喉毒素结构

图1:白喉毒素结构(PDB 1DDT),A 片段为催化域,B 片段负责受体结合与转运。

几内亚Kankan地区正在发生什么?

根据 WHO 2023 年通报,Kankan 地区白喉病例持续增加;2025 年 7 月,CDC 发布二级旅行提醒,建议完成免疫并加强个人防护。当地 DTP3 覆盖率低于 80%,免疫缺口明显。这也提醒我们:监测要快,诊断要准,免疫要补齐。

要去 Kankan 吗? 出行前请确认白喉免疫是否按时完成,并关注当地通报与旅行建议。

Kankan地区白喉病例分布图

图2:几内亚 Kankan 地区白喉病例分布(WHO 资料)。

疑似白喉病例流行曲线

图3:疑似白喉病例流行曲线(WHO 资料)。

白喉如何造成伤害

白喉毒素是典型的 AB 型外毒素:A片段进入胞质后,给 eEF2 的 diphthamide 位点做单 ADP-核糖基化,蛋白合成被按下“暂停键”;B片段负责与膜前体 pro-HB-EGF受体结合,并将毒素带入细胞。毒力基因受铁调控(DtxR),低铁环境会促进表达。

关键成分 作用 研究方法
白喉毒素(DT) eEF2 单 ADP-核糖基化 → 蛋白合成抑制 细胞毒性/TNA、中和实验、eEF2-ADPr 检测
pro-HB-EGF 受体 介导 DT/CRM197 结合与内化 共聚焦成像、受体竞争/阻断
铁调控(DtxR) 低铁上调毒力基因 转录调控与表型分析

疫苗与免疫保护

现行 DTaP/Tdap/Td 用类毒素诱导中和抗体,在高覆盖地区能明显压低重症与死亡。评估免疫力常用 抗-DT IgG(IU/mL),并与WHO 国际标准血清溯源,确保口径一致:

  • <0.01 IU/mL:易感;0.01–<0.1 IU/mL:保护不足,建议加强;
  • ≥0.1 IU/mL:通常认为具备保护;≥1.0 IU/mL:往往提示保护更持久。

小贴士:ELISA 的滴度和细胞学毒素中和试验(TNA)不同步,最好做个桥接:ELISA 负责“有多少”,TNA 回答“挡不挡得住”。成人加强通常每 10 年一次(按各国指南执行)。

在研方向:CRM197(G52E)作载体的表位化设计、新型佐剂/纳米递送,以及 DNA/mRNA 等平台都在持续探索中;这些还处在研究或原型阶段,尚非常规临床方案。

我们是谁:abinScience

我们专注提供稳定可靠的蛋白与抗体工具,配合清晰的方法学建议,帮助团队把“概念”快速变成“实验方案”。

我们的白喉研究工具

这些产品覆盖受体研究、中和评估、免疫监测与诊断原型开发等常见场景:

Type Catalog No. Product Name
Protein JN967014 Recombinant Corynephage omega DT/Diphtheria Toxin Protein, C-Strep
JN967016 Recombinant CRM197 (Nontoxic Diphtheria Toxin, G52E)
Antibody JN967013 Research Grade Anti-Diphtheria Toxin Antibody (DTD4)
JN967023 Anti-Diphtheria Toxin Polyclonal Antibody
JN967033 Anti-Diphtheria Toxin Antibody (DTD8)
JN967012 Anti-Diphtheria Toxin Antibody (DTD10)
JN967022 Anti-Diphtheria Toxin Antibody (DTD76)

实验室灵感:把工具用到实处

  • 1) 受体结合与内化(CRM197/DT ↔ pro-HB-EGF):给 CRM197/DT 做荧光标记,做时间梯度成像;酸洗区分表面结合与内吞;配合内吞抑制剂(如 chlorpromazine),再用过量 CRM197 或抗-HB-EGF 做竞争验证路径。
  • 2) 中和抗体筛选(TNA 是金标准):常用 Vero 或 CHO-K1 细胞;读出用“存活率 + 蛋白合成抑制”(SUnSET 或放射性氨基酸掺入)。同时检测eEF2 单 ADP-核糖基化(biotin-NAD 体外标记 → SDS-PAGE → 链霉亲和素或 anti-ADPr 抗体)。亲和力/表位可用 SPR/BLI(KD、kon、koff 与竞争试验)。
  • 3) 结合疫苗与免疫原优化(CRM197 载体):EDC/NHS 偶联后,先确认游离抗原残留;免后用与 WHO 标准溯源的 ELISA报告 IU/mL,并用 TNA 验证功能;补充 IgG 亚类与记忆反应数据,便于横向比较。
  • 4) 免疫毒素与转化(谨慎推进):DT 框架可实现靶向杀伤。denileukin diftitox(DT-IL-2,曾用于 CTCL)与 tagraxofusp(DT-IL-3,已获批 BPDCN)是代表案例;研究需重点关注毛细血管渗漏、肝毒性等安全风险,并按 GLP 路径评估。
  • 5) 免疫监测与“是否有毒素”要分清免疫监测看抗-DT IgG(IU/mL);临床确证毒素靠 Elek/功能毒性 + tox PCR,不是用抗体 ELISA 直接判定毒素阳性。

References

  • CDC Travelers’ Health. Diphtheria in Guinea (Level 2 Travel Notice), 2025-07.
  • WHO Disease Outbreak News. Diphtheria – Guinea, 2023-10.
  • Mitamura T, et al. HB-EGF as the diphtheria toxin receptor.
  • Holmes RK. Diphtheria toxin biology. J Infect Dis.
查看我们的白喉研究工具

如您有任何有疑问?请联系 support@abinscience.com或拨打7X24小时产品咨询热线:027--87433958(9:00-18:00),或扫描下方产品专员二维码或在线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