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,《中国艾滋病性病》报道了四川省首例HIV-2感染病例。该病例于2025年1月在眉山市某县常住人群健康筛查中被检出,经确证试验、核酸检测与序列分析后,最终确诊为HIV-2型感染。这是四川省自1992年首次报告HIV感染者以来的首例HIV-2病例。研究者指出,该发现提示我国HIV谱系存在潜在复杂性,对现有的防控体系、实验室检测与治疗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尽管HIV-2传播力较弱、流行范围有限,但其检出反映了艾滋病病毒持续演化的生物学特性。在全球范围内,主导疫情的仍为HIV-1型,其致病性强、变异速率高,是当前艾滋病研究与防控的核心焦点。

Figure 1. 《中国艾滋病性病》杂志
HIV-2 (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2)是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,属于慢病毒科(Lentivirus),其结构与HIV-1相似,是一个包膜病毒,包膜内含病毒衣壳、基质蛋白、病毒核酸(双股正链RNA)及病毒必需酶(反转录酶、整合酶、蛋白酶)等。其基因组编码典型的 “gag-pol-env” 构造:gag编码结构蛋白(如基质MA、衣壳 CA、核衣壳 NC 等)、pol 编码酶(蛋白酶 PR、逆转录酶 RT、整合酶 IN 等)、env 编码包膜糖蛋白(SU 和 TM 亚单位)等。在辅助蛋白方面,HIV-2 与 HIV-1 有部分不同,例如 HIV-2 除了 Vpr,还编码 Vpx(HIV-1 无)这一辅助蛋白,其作用包括对宿主抗病毒限制因子(如 SAMHD1)进行拮抗。

Figure 2. HIV-2病毒粒子结构
HIV-2关键蛋白
| 分类 | 基因组 | 编码蛋白 | 蛋白功能 |
|---|---|---|---|
| 结构基因 | Gag | Capsid | 在病毒成熟、衣壳形成、以及与宿主限制因子(如 TRIM5α)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。 |
| Matrix | 连接包膜与衣壳,参与病毒出芽。 | ||
| Nucleocapsid | 结合病毒RNA,参与基因组包装。 | ||
| 结构基因 | Env | gp120 | 负责识别受体CD4及共受体CCR5/CXCR4,决定病毒的细胞嗜性。基于gp120序列差异可将HIV-2分为A–G等多个亚型(clades)。 |
| gp41 | 介导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。 | ||
| 结构基因 | Pol | RT | 将 RNA 逆转录为 DNA;HIV-2 RT 对 NNRTIs (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)天然耐药,这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区别。 |
| IN | 将病毒 DNA 整合入宿主基因组。 | ||
| PR | 切割多聚蛋白 Gag-Pol 生成成熟结构蛋白。 | ||
| 必需调控基因 | Tat | 激活病毒 LTR 区的转录,驱动病毒基因高效表达。 | |
| Rev | 促进后期 mRNA 由细胞核输出到胞质,是病毒结构蛋白翻译必需因子。 | ||
| 辅助基因 | Nef | Nef 可下调 CD4 与 MHC I 分子,帮助病毒逃避免疫清除;但与 HIV-1 相比,HIV-2 Nef 在 CD4 降解上的效率较低,这可能是 HIV-2 致病性减弱的分子基础之一。 | |
| Vif | 拮抗宿主限制因子 APOBEC3G,防止病毒 cDNA 被胞苷脱氨。 | ||
| Vpr | 促进病毒核心进入细胞核,影响细胞周期 G2/M 停滞;在 HIV-2 中保留部分功能,但其效应较弱。 | ||
| Vpx | HIV-2 特有蛋白,近年研究焦点。HIV-2特有的Vpx 通过招募 E3 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促使 SAMHD1 被泛素化并经蛋白酶体降解,从而解除其对细胞内dNTP(脱氧核苷三磷酸)浓度的限制,利于逆转录,从而增强病毒在髓系细胞中的复制能力。 | ||

Figure 3. HIV-2基因组分布
病理机制与研究进展
HIV-2的致病机制兼具“低复制、高持久”的特征。其复制周期中最具特异性的环节是 Vpx 介导的宿主限制因子SAMHD1降解通路:Vpx通过招募CRL4^DCAF1复合物使SAMHD1泛素化并被蛋白酶体清除,从而提升髓系细胞内dNTP浓度,为逆转录创造条件。2024–2025 年的研究进一步揭示,这一通路并非单向过程——宿主去泛素化酶 USP37 可部分恢复 SAMHD1 水平,而氧感受复合体 PHD3-VHL 也能通过羟化修饰降低 Vpx 稳定性,提示病毒复制与细胞代谢环境存在“此消彼长”的平衡机制。

Figure 4. 通过 PHD3-VHL 轴对 HIV-2 感染的氧依赖性调控
同时,Vpx 还被发现调节转录、DNA修复及炎症通路,参与形成更有利于病毒持存的细胞微环境。与之相应,结构生物学解析揭示HIV-2 的 衣壳(CA)六聚体在空间构型和与宿主限制因子的结合界面上与 HIV-1 有细微差别,可能是其低致病性与慢进展的分子基础。
疾病流行、诊断与治疗
机制层面的“温和”并不意味着流行学上的安全。截至2024 年7月全球累计约有 3990万人感染了 HIV,其中约 200 万人为 HIV-2 感染。HIV-2 主要流行于西非及其侨民社区,但零星病例已在欧洲、印度和中国出现。其传播效率低于 HIV-1,这与病毒载量较低、Env-受体结合能力弱以及 gp41 融合速率慢等因素相关。但四川眉山病例的确诊,说明低流行型可在普通人群健康筛查中被捕获,反映我国HIV分型防控体系的技术敏感度在提高,但同时也暴露出实验室确证与核酸监测仍以 HIV-1 为中心的局限性。
诊断上,由于HIV-2与HIV-1的抗原差异性,HIV-2 样本的抗体反应弱、RNA 水平低,容易在常规检测中被漏检。临床应依循 第四代 HIV-1/2 抗原抗体联合检测 → 分型确证 → 核酸或 DNA 检测 的流程,并结合病史与地理风险因素综合判断。

Figure 5. HIV-1和 HIV-2 病毒颗粒的比较结构
治疗方面,HIV-2 对 NNRTIs(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)存在固有耐药,因此当前指南推荐以 2 个 NRTI + INSTI(整合酶抑制剂) 作为一线方案,或在特定情况下联合 达芦那韦、洛匹那韦 等蛋白酶抑制剂。已有临床研究证实,拉替拉韦等 INSTI 在 HIV-2 感染者中可实现稳定的病毒抑制和免疫恢复。
abinScience 为多项研究提供了相关抗体与重组蛋白产品,帮助科研人员解析其毒力因子、信号通路及宿主反应。abinScience 品牌创立于法国斯特拉斯堡,依托该地区卓越的科研创新生态,专注于高质量生命科学试剂的研发与生产。abinScience 始终秉持“Empowering Bioscience Discovery”的愿景,致力于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高效、可靠的实验解决方案,赋能前沿生命科学研究。
以下为 abinScience 提供的 HIV-2相关蛋白与抗体产品清单:
| Type | Catalog No. | Product name |
|---|---|---|
| Protein | VK471011 | Recombinant HIV-2 Surface protein gp120 Protein,C-His |
| VK471012 | Recombinant HIV-2 env/Envpolyprotein/gp36 Protein, N-His | |
| VK617022 | Recombinant HIV-2 gp120 Protein, N-His | |
| Antibody | VK479010 | InVivoMAb Anti-HIV2 gp125 Antibody (7C8) |
| VK471014 | Anti-HIV-2 env/Env polyprotein/gp36 Polyclonal Antibody |
参考文献

24小时产品查询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专属渠道经理
